谈农村自来水与打井哪种方式更划算?
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一直饱受农民关注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农村能打上井的都是富裕家庭,一般人家只能挑池塘的水来喝,农忙时,都顾不上把水烧开就直接饮用,虽然极不卫生,但也是无奈之举。
随着乡村经济的崛起,一般家里都能打上井了。在农村,有两种打井方式,一是用钻头钻井,然后将胶管导进去,这种成本相对较低,一般一至两千元就可以了。另一种是靠人工挖掘,直径一米左右,深度10-20米,视地势而异,这种成本就高了,因为工期长,除了人工费,还有必要的伙食费用,加起来得上万元。
第一种方式成本虽低,但极易发生故障,所以大多选用第二种方式,虽然成本高一些,两三家合起来使用,分担费用,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。
城乡一体化让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,单从饮水方式来讲,很多人认为农民接入自来水更方便、卫生,于是曾经家庭富裕象征的水井被弃之不用,纷纷改用自来水。
对比下自来水与井水的开销,会有更客观的认识:
初装费用打井开支略高
按一口井三家人分摊来算,平均每家都摊销3500元左右,如果一家独享,就是一万元的支出,这在农村不是一个小数目。自来水的初装费1000-1500元不等,各地略有差异,但自来水还有后续的维护费用。综合而言,初次安装费用打井多于自来水。
井水的水质更让农民放心
自来水虽有专业的过滤、消毒程序,但水源地的情况农民一无所知,而井水的水源就在房前屋后,有没有污染农民心里很清楚,所以,井水更能让农民喝得放心。
水费日常开支,自来水按方收费,井水免费